司氏家谱

中华司氏源流:山东滕州司氏族人徙居邹城市西沙

责任编辑: 来源:时间:2019-04-14 12:10:30 我要评论(0)

徙 居 西 沙 的 族 人 

       

     104国道与岚济公路的交界处,有一个高大而宏伟的标志性建筑——腾飞。这里就是孟子故里,古老而文明的邹县。 
      沿着岚济公路西行不到两公里,便是交通便利,经济繁荣,颇具小城镇风格的郊区村庄,邹城市凫山街道办事处西沙村。 
  西沙原属邹城市城关镇管辖,人口约1100人。西沙地处矿区,南与国家级邹城电厂彼邻,北有兖州煤矿集团相依,优越的地理、交通、资源优势,给这里生活的人们提供了发家致富的良好机遇。市场经济的大潮,已把人们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对黄土背朝天的小农经济模式中解脱出来,围绕优势做文章,形成了亦工、亦农、亦商、加工、运输、服务、和经营河沙等资源的新型产业结构,使西沙这块宝地人杰地灵,富庶美丽。 
  西沙地处亚圣之乡,历史悠久,旧时,京师古官道邻村而过,南辕北辙,商贾云集,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造就了西沙深厚文化底蕴。这里虽没有多少文物古迹,但一颗身粗双人合抱,树头遮荫亩余的古槐,在这里留下了“唐王征东看古槐”的传说。 
  古滕龙山之阳,居住着明初从山西洪洞迁来的司氏一族,始祖兴云建村“兴云”;后因其他三个姓氏的陆续迁入而更名为“四家堂”又因司姓居多而易名为“司家堂”。始祖四子,复又分支建村,长裕理,随始祖而居;三 裕喆建村龙山屯;四裕后,居柳泉庄 ;次裕讷,在北沙河南古官道旁建村“司家堂 ”,为区别北沙河南、北两个司家堂,故河北司家堂称为“上司家堂”;河南司家堂称为“下司家堂”。如今均已简称为上、下司堂(下司,又有前司、后司两个自然村)了。 
  约从崇祯年间起(1621年-1628年)下司家堂裕讷祖之后,十一世孙丙亮公五子,分别于十二世和十六世时迁居外地,其中,长支于十六世时迁滕县西门里一带。其余兄弟四人于十二世时迁出,排行次守礼公,讳贵成,迁到了邹县西沙河头村。另外诸公,未知所终。兄弟迁徙的情况,在下司家堂丙亮公堂西有碑为记。於戯,家碑痛毁于动乱之中. 
  守礼公迁西沙后,传二子,循其老家十三世字辈“文”名其子,曰“文敬、文敏”,生活拮据。文敬无后,文敏公生二子,曰法、曰开,开公无后,宪章公,讳法,生光宗、光祖、光先,至迁邹三代以后,人丁渐旺,男耕女织,勤劳勤读,生活逐步饶裕。族人由滕迁邹的情况,在乾隆廿六年西沙族人所立宪章公墓碑中,作了清晰的记载,“公讳法字宪章姓司原滕之司家堂籍……”虽墓碑已毁,但我族廿一世孙维元,于文革前,完整抄写了碑文,并保存至今,为其后人,寻根问祖,返祖归宗,奠定了基础。虽族人在西沙生活近三百八十载,但娶媳添丁,生老病亡、适时记载,代代相传,留下了可靠、完整的族谱资料。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时值壬午之春,苏鲁司氏第十次续修族谱,唤起了西沙族人的浓浓思乡之情。廿二世崇武、崇俊、崇留,廿三世家启、家明,尊族敬宗,不负族人重托,赴丰县、奔望云,寻根到滕州,终于在壬午年初夏,回到了滕州市龙阳镇前司家堂故土的怀抱中。 

    公元2002年5月19日

司氏文化交流中心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司氏文化交流中心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司氏文化交流中心,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司氏文化交流中心将追究责任。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