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雷
一、人杰地灵的阜阳
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辖颖上、阜南、临泉、界首,太和五县(市)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阜阳古称颍州,从夏商周至元明清阜阳,一直为中原重要州郡。史志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如,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卞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区内古迹遍布,是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的故里,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姜太公,孙叔敖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和传说。宋代大诗人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并留下“未觉杭颍谁雌雄”千年传唱诗篇,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阜阳代表的文化是淮河文化,淮河文化是安徽的四大文化圈之一。安徽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形、地貌的特点,形成四大文化圈(包括淮河文化、庐州文化、徽文化、皖江文化),各具特色,影响深远,淮河文化因基本上均在安徽淮河两岸,作为区域文化,故可综合称皖文化,是炎黄子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目前已经发现的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址,就达100多处。春秋战国时期襄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出生在安徽颍上县,在这里建有纪念管仲的管鲍祠。我国的孔孟儒家学说,墨家学派,韩非、李斯的法家学派,都是在淮河流域创立。
二、阜阳非遗现状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堆积出独具地方特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资源。自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开展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评选以来,在全市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市已有颍上花鼓灯、杜氏刻铜技艺、界首陶彩烧制技艺、阜阳剪纸、灵泉肘阁抬阁、界首苗湖书会、嗨子戏、柳编、淮北棒子戏九项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太和清音、临泉毛笔制作技艺等14项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截止2019年11月,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9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9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9项。此外,颍州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界首市田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彩陶)之乡”,界首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太和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临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杂技、马戏)之乡”。
三、高铁时代阜阳的非遗之路
2019年10月15日,对阜阳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阜阳正式加入长三角,成为城市经济协调会的一员。至此,长三角协调会成员单位已达41个,覆盖安徽全部16个市,意味着安徽全面“入长”。长三角GDP达17.9万亿元,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层级结构最合理、最有望跻身全球第6大城市群的国家级城市群,已有六大城市跻身GDP万亿俱乐部,未来将以核心城市为支点构建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了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共计26市。虽然阜阳不是城市群城市,但是从阜阳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就加强了与城市群城市间的联系,对阜阳今后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安徽第二大高铁城市,高铁开通后,阜阳与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作为中西部人口密集地区之一,阜阳距离郑州、合肥、武汉等中心城市的距离都在300公里之内,以阜阳为中心的150公里半径内有超过3000万人口,阜阳成长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优渥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
高铁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是连接内外的重要纽带。2019年年底,商合杭、郑阜两条高铁的通车,代表着阜阳市正式进入高铁时代,群众出行方式正进一步改变,阜阳区域优势也将进一步凸显。高铁时代的阜阳,经济增长速度会更快,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距离会缩小、与外界的交流会增多,信息咨询会更发达,更有利于阜阳非遗的宣传和发展,是非遗产业难得的机遇。
高铁全覆盖时代,阜阳要努力构建非遗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评估体系这“四大体系”,建立非遗考核机制,要着力推进法治化、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和生活化“五化非遗建设”,要着力实施基础工程、传播工程、融合工程、振兴工程、数字工程、研究工程、人才工程“七大工程”,要着力抓好制度、融合、项目、传播、振兴、载体、队伍、设施“八项重点”。深入推进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断扩大非遗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快形成非遗传承发展的社会合力;聚合激活现代科技条件下的非遗资源;大力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非遗传承发展的样板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阜阳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一部分非遗保护项目作为民间工艺品畅销海内外,同时也提升了阜阳的文化形象。阜阳地区非遗产品品种丰富,各具特色,但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着实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拓宽渠道,开拓非遗投融资市场,资金对接、业务对接、人才对接彼此扶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是非遗正确打开的方式。随着阜阳高铁时代来临,将全方位带动阜阳市的经济文化发展,如此,建立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大师工作室、打造品牌示范性非遗传习基地,以及融合衍生开发、设计分享、投融资、咨询、策划、营销推广的价值提升平台等,都能促进阜阳非遗的快速高效发展;同时也可以开展体验式培训、非遗生活方式体验、非遗作品及衍生品销售等面向消费者的功能区。
我们申报遗产,保护遗产,最终是让人类分享各国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从而达到增进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消除隔阂、和谐相处。高铁时代的阜阳要把非遗保护工作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文旅融合等工作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当下的我们,需加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调整好心态,一步一个脚印为非遗事业贡献出我们的力量。相信不久的未来,非遗文化将成为家喻户晓的精神食粮,成为国际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全新的世界文化之巅。
作者司雷,系安徽省传媒业商会会长、安徽省物联网运营中心运营总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彩陶研发中心主任。多年来全国司氏联谊交流、姓氏历史文化宏扬的倡导者、促进者和奉献者。